白山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劳动保障报民生之本立于实吉林白山转移 [复制链接]

1#
云南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342721.html

吉林省白山市位于长白山腹地,是一座因煤而生、因林而建的城市。进入资源衰退期后经济发展脚步放缓,后劲不足。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淘汰落后产能列为“十三五”时期重要工作内容。当时,吉林全省一半以上的去产能企业分布在白山地区,这里成为该省淘汰落后产能的“主战场”,白山市经济社会发展自此进入了转型振兴的关键阶段,该市转移就业工作攻坚压力巨大。

白山市是东北抗联的主战场、“四保临江”战役的大本营、 ( )的供给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面对挑战,白山人社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不畏艰苦、百折不挠、勇于奋斗的精神,立足实际、采取实策、注重实效,搭建平台,制定标准,通过5年努力,打赢了一场转移就业工作攻坚战。“十三五”期间,该市累计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万人。

新技能:提振转移就业信心

4月22日,白山市江源区人社局组织开展的一场网络直播技巧培训培训班正在该区电商孵化培训基地进行。授课老师借助投影设备,详细为学员们介绍网络直播如何开始、怎样导入、持续推进的方式方法。讲授以技巧为主,间或也根据学员的提问穿插讲解一些直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及其快速解决办法。王富鹏团队的一行4人也正在参加这个培训。

王富鹏和他的伙伴在江源区小洋桥村开了一个名叫“大哥来了”的网络直播卖货平台,主打农副产品和绿色山珍。他不是第一次参加人社局组织的培训,他说,这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来参加培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培训能解决他们团队在直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他们也总是会在直播过程中遇到新问题。

在进行直播卖货之前,王富鹏和他的伙伴们种过地,搞过长途运输,尝试过很多行业,好像总是找不对思路。王富鹏说,那个时候他们的日子过得很难。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处处困难。今天你向我借钱,明天我向你借钱。“狗皮帽子没反正,大家都没钱,借来借去还不是一个样”。

参加人社局组织的培训后,慢慢的,他们知道怎么增强客户黏性了,知道怎么介绍自己的产品了,甚至知道怎样提高“话术”能力了。掌握了直播技巧后,他们的增粉量直线上升,特别是今年春节后,短时间内增粉4万多人,数量实现了翻番,如今他们的视频号粉丝量已达31万人。

在王富鹏们追捧的直播新技能背后,是白山市发展电子商务的顶层设计。电商产业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启动快,见效也快,既能增加就业,也能快速解决群众增收问题。白山市传统产业式微,新兴产业处于发展过程中,此时结合白山地域和物产特色发展电子商务可收一举多得之效。近年来,白山市提速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先后与江苏“淘金集团”、北京“天拓数信”公司开展对接,进一步拓宽了“互联网+”服务发展新视野。白山市“返乡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先后为15家企业提供孵化服务,累计带动就业人,与入驻基地的现代技工学校联手打造了“1v1”电商孵化平台,为白山电商产业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当天下午,在王富鹏的直播间里,记者亲眼见证了一场带货直播。王富鹏的3个伙伴操着娴熟的直播语言,表情丰富,在互相逗趣与粉丝互动过程中,眼花缭乱地展示各种农产品,营造出热烈的气氛,短短10分钟的小号直播就吸引粉丝人,成交金额达到元。

新创业:夯实转移就业基础

临江是白山的县级市。临江市通林菌业有限责任公司在该市名气很大,带动就业能力很强。强到什么程度呢?“临江市有70个村子,64个村子建有木耳大棚。哪一个大棚的固定用工加上临时用工都不会是一个小数。一年算下来,通林菌业带动就业的作用可不是几千号人能形容的。”面对记者的提问,临江市人社局局长刘开华快言快语。

临江的土壤和气候环境适宜发展食用菌产业,生产的木耳等菌类产品品质良好。不过,由于交通和信息闭塞,当地的食用菌种植一直处于零散状态,形不成规模性发展,种植户收益较低。这种局面直到临江市闹枝镇人于学良,重返家乡创办通林菌业有限责任公司才得到根本改观。

于学良出生在闹枝镇的一个小山村。之后外出打工,在吉林通化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于学良说,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家乡人也没有忘记他,多次去通化向他介绍家乡的发展情况。年4月,在又一个木耳种植季节到来之时,于学良决定返回家乡创办木耳种植企业。

“通林菌业当年施工,当年生产。”说到当年建厂开业的经历,于学良充满感激之情。通林菌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是吊袋木耳。木耳菌子要在生产车间培养,然后再将菌棒移植到塑料大棚里。生产车间需要固定岗位工人,基地的塑料大棚则需要更多的临时用工。生产具有季节性,用工也因而具有季节性。同时,吊袋木耳生产技术性较高,员工需要培训。比如,生产种子的车间需要人。可是开业之初,公司自己招募的工人只有60名。怎么解决这人的缺口?最终是临江市人社局帮他招募到了足够满足生产需要的工人。公司员工需要培训了,临江市人社等相关*府机构也会及时出现。

良好的创业环境使公司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截至目前,临江市食用菌种植产业已经新建黑木耳种植大棚个,晾晒大棚20个,年生产黑木耳菌袋万袋,年收益近千万元,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年,通林菌业获得60万元返乡创业项目资金支持。

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包括转移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以推进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视角观察,白山市有多个创举。其一,在市本级谋划建设了“实训基地”“众创空间”和“返乡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三个共计2.4万平方米的创业就业实体平台。其二,在吉林省率先制定了“四级创业孵化实体平台、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其三,实现了返乡创业基地建设、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打造、初创企业扶持的系统化构建,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更加明显。“十三五”期间,该市共打造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基地42个,扶持创业户,带动就业人;打造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21个,扶持初创企业(团队)个,带动就业人。

新经济:拓宽转移就业空间

吕磊是白山市靖宇县濛江乡四海村天麻种植大户。该村余户村民中有30多户跟着他种植天麻。工钱按天结算,夏天每天元,冬天每天元。年,吕磊开始尝试种植天麻时,只在自家园子里种了多平方米,今年则种了多平方米。因为效益好,吕磊准备扩大种植面积,继续流转村里的土地。一般种植户包地元钱一亩,吕磊包地0块钱一亩。吕磊说,下一步要扩大生产规模,而且要注册公司。

吕磊可能不知道,他种植的天麻不但是白山市“一谷一城”建设规划中的一个重点种植的经济作物品种,而且他扩大生产规模的计划也与白山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这里的“一谷”,即中国绿色有机谷;“一城”即长白山森林食药城。年,白山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确定了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特色兴市,实现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调整产业,优化结构,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医药健康、全域旅游、矿产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一谷一城”即是其中重要内容。

实干、苦干,做好人社工作与“一谷一城”建设相结合的文章,全面融入白山发展大局,在白山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出人社力量,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社工作的发展,是“十四五”期间白山人社工作的主基调。

就白山市就业创业工作,特别是转移就业工作来说,新经济的发展也为其拓宽了一条新路。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白山市人社局已有完整工作布局:强化就业创业*策服务支撑。深入实施就业优先*策,常态化开展调研工作,准确掌握企业在*策、用工、培训等方面需求,持续推动线上线下招聘、*策宣传对接等送服务进企业活动,为求职人员和用工企业搭建高效对接平台,让企业真正享受*策红利。

逐步完善创业创新孵化载体建设。推动就业创业工作从常规的帮扶、援助向扩大创业规模拉动高质量就业转变,持续推进孵化基地的规范性建设,加大创业孵化成功率。

全面推进重点群体就业服务。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主题活动,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大学生、退役*人等重点群体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加强劳务对接,充分发挥劳务经纪人和驻外劳务机构作用,适度扩大异地就业规模。

整体提升全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对基层平台开展人员素质提升培训,为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夯实基础。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促就业作用,认定一批发展潜力好、诚信经营的中介机构,在劳务输出、就地就近安置等方面发挥人岗匹配作用,扩大全市高质量就业规模。

靖宇县是东北抗联的发源地,临江市是“四保临江”战役的大本营以及 ( )的供给线。沿着这样一条路线采访,记者能够清晰感受到去产能、调结构给白山就业工作带来的新变化,也亲眼看到了白山人社人克服困难的勇毅和决心。红色基因在传承,不惧艰难险阻、勇于奋斗的精神在延续,白山的明天会更好!

来源:白山人社微生活责任编辑:鄢然编辑:佟嘉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