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试时间:年12月23日(星期日),8:30考生进入考场,9:00—11:00正式考试。
二、笔试地点:白山市浑江区前进小学
三、考生须知:
1、考生凭身份证、报名费收据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2、考生入场后,对号入座,开考后在指定位置准确填写姓名及考号。凡漏填、错填、字迹不清或不在答题卡上作答的视为无效;
3、不准在答题卡上作任何标记,答题过程中需使用同一类型和同一颜色的笔作答;
4、考生应自觉服从监考和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等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秩序;
5、迟到15分钟后不准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吉林省群众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白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年12月18日
注:本文转载于“白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原标题“关于白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公开招聘专职党建工作人员笔试时间的公告”
新课程结构的内容与特征
一、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
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
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1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性。)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超越单一的教室空间,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4)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
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
二、新课程结构的特征
新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等三个基本特征。这既是新课程结构调整的三
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以往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在教师招聘的笔试中经常会有所考察,这部分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是同学们学习的时候一个难点。在吉林省教师招聘的考试中这部分的知识点主要以客观题为主来进行备考。下面对于这个知识点进行系统地介绍。
考点: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这三个阶段并没有明确的时间上的节点,不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就是前制度,从哪一年到哪一年就是制度,主要是通过每一阶段的特点来进行区分。
1.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主体确定;(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前制度化教育中的“前”,一般指的是没有、无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前制度化阶段还没有形成正规的,层级分明的教育制度。例如:夏商西周的时候就处在前制度化阶段。
2.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教学机构。例如:我们现在就处在制度化阶段,具有层次结构分明的学校教育制度。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这个要作为重要的单选题来进行备考,注意学校系统和学校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学校在夏商西周的时候就出现了,但是那个时候还处在前制度化阶段,而学校系统,指的是层级分明的教育制度,所以是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以及学制的颁布。这个知识点非常重要,是必须识记的单选题。
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的出现
1.B。解析:制度化建立的标志是学校系统的出现,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而A、C、D选项都是前制度化教育的特点。所以正确答案为B。
3.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提倡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库姆斯等人主张非正规教育的概念和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这里的“非”是指向未来的意思,所以非制度化教育指的就是未来的教育制度是什么。非制度化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的体现。
1.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1.C。解析:非制度化教育提倡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所以正确答案为C。
以上是关于本部分的考点的具体的介绍,此外这部分知识点在吉林省的特岗教师的考试当中,有可能还会作为简答题和辨析题进行考察,整体上需要学员进行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