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素有“长白林海”“人参之乡”美称的白山市,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核心产地。
今年以来,随着“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的持续深入,白山市政法机关积极落实省委政法委的部署要求,时刻把群众的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便民利民务实举措。
正如白山市常务副市长、政法委书记张习庆所言,白山市开展“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就是要从细微处着手,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抓起,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把方便留给百姓,把麻烦留给自己。
明确了方向,找到了症结所在,白山市政法机关干警纷纷认领“责任田”。从机关到田间地头,从工地到企业,处处活跃着政法干警的身影,他们以“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为契机,将服务的春风吹遍了白山市的每个角落,也吹进了全市万群众的心田。
巍巍长白山,滚滚鸭绿江。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地处中华十大名山之一的长白山南麓和举世闻名的鸭绿江源头,被国内外称为“天然氧吧”“绿色宝库”。
近几年,长白县政法机关积极探索新时代调解工作新途径,将调解工作机制融入到法治建设、乡村治理、平安建设之中,为打造平安长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充分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长白县政法机关联合建立了“百姓说事、法官说法、民警说案”工作机制,由法院、司法、公安三方参与,设立“调解点”,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动工作体系,整合多方资源,形成调解合力,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力争实现矛盾不上交。
3月11日,马鹿沟镇十八道沟村党支部书记反映,王、李两户村民因集体土地引起纠纷,还要起诉到法院。长白县人民法院长白人民法庭法官徐文英放下手中的案子,赶到十八道沟村“法官说事点”,调解了这起矛盾纠纷,捎带脚儿为村民们举办了一场普法宣传讲座。每个月,徐文英都会定时来到辖区的各个“法官说事点”,为百姓解决法律纠纷问题。
(法官下乡审理案件)
目前,像“法官说事点”这样的“调解点”已经覆盖全县8个乡镇、77个行政村、11个社区。自“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长白县政法机关运用联动工作机制共调解纠纷59件,调解协议司法确认12件,入户走访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人次。长白县的“民转刑”案件、诉讼案件、仲裁案件的数量逐步下降。
如果说长白政法机关的“百姓说事、法官说法、民警说案”工作机制是“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的亮点工程,那么,白山市浑江区司法局开展的“三苗两心一惠民”计划,就是打造了接地气的本土品牌活动。
为展现司法行政队伍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决心,浑江区司法局将全局党员干部分成6个小组,即矫正戒毒帮扶调研组、心理疏导帮扶调研组、法治乡村建设调研组、安置帮教调研组、矛盾纠纷排查调研组、法律惠民调研组,深入群众中间,广泛听取意见,对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律需求进行梳理,创新工作举措,提出了“三苗两心一惠民”计划。
(司法局工作人员向群众征求意见)
“‘三苗两心一惠民’计划是结合心理疏导、情绪引导、红色教育等多种方式,力争化解一批群众的矛盾纠纷、帮扶一批弱势群体、安置一批下岗就业人员,助力‘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走深入实。”浑江区委政法委书记宋玉光介绍。
6月8日10时,在白山市政务大厅的公安部门“一门通办”窗口,只有寥寥几位市民在办理业务。“以往每周一都是办理业务人数最多的时候,中午经常要加班加点。但自从为民实践活动创新机制开展后,很多办理业务的人员都被分流到其他地方,我这里反倒是人最少的了。”白山市公安局“互联网+公安”工作处处长李天佑告诉记者。
“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开展后,白山市公安局充分发挥试点单位的引领示范作用,创新“1+3+N”的白山模式,即以“一门通办”为标准,采取政务大厅全口径进驻、警务派出进驻、设立延伸受理点三种模式,增加符合本地实际的57项服务业务,由“一事跑多窗”变为“一窗多事办”,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标准规范的政务服务新体验。
(白山公安“一门通办”窗口工作人员指导群众办理业务)
记者得知,白山市将现有的户政、交警、治安、网安专门窗口的57项审批服务项目进行整合,全部升级为“无差别”综合窗口和一个个绿色通道服务专区,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审批、后台统一窗口出件”的综合服务模式,并依托白山市各公安分局、派出所全面实行,做到了白山地区全覆盖,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白山市地处林区,群众出行有诸多不便,一些林区、村屯居民居住分散,到法院诉讼路途遥远。如今,这些问题已经迎刃而解,巡回办案、就地审判成了白山基层法院的主要审判模式,被群众形象地称作“社区法庭”“车载法庭”“田间法庭”“集市法庭”。
几场雨过后,白山市的夏天透出些许凉意。在靖宇县那尔轰镇一位群众家中,两位身着法袍的法官却满头大汗,他们正忙着挂国徽、搬桌子、立桌牌——设立临时审判庭,对村民林某诉孙某买卖合同纠纷案进行“巡回审判、就地办案”。
庭审顺利开展,法官具体分析案件事实和矛盾焦点,对双方当事人析法明理,最终,双方当事人当庭达成了一致意见。
“真没想到,法官能来家中开庭,节省了我们的时间,真是太感谢了!”案件双方当事人在巡回审判结束后,对承办法官连连道谢。
同样,白山市两级检察院也以“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为载体,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走进群众、融入群众,把为民实践活动落实做细。
6月7日上午,在白山市人民检察院听证室,潘金花大娘从白山市检察院检察官吕文娟手中接过了10万元救助金。她眼含热泪,激动得连连说道:“感谢检察院,感谢检察官,感谢党的好政策!”
(白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到潘大娘家走访)
20年前,潘大娘的女儿被抢劫、杀害,直到年,犯罪嫌疑人李某才被抓获。但因事发多年,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白山市检察院对李某作出了存疑不起诉的处理。办理案件过程中,吕文娟了解到,潘大娘夫妇年岁已高,没有收入,其丈夫患有脑梗,家庭困难,无法住院治疗,只能靠潘大娘捡些废品卖钱维持生计。吕文娟立即将这一情况向院领导进行了汇报。经院党组研究,认定这是一起因案致贫的典型案例,符合司法救助的条件。最终,经多方努力,检察院依法、依规为潘大娘申请了10万元司法救助金。
白山市检察院院长宋正礼说:“检察院就是要坚决捍卫法律的尊严,把实事求是、依法准确、客观公正作为根本价值追求,不放纵犯罪、不伤及无辜,做到打击与保护并重,做好犯罪的追诉人、无辜者的保护人、追诉中的公正司法人。”
位于吉林省东南边陲的抚松县境内“藏天然之秘、蕴万古灵奇”,茂密的森林、温凉的气候、肥沃的土壤,成就了这里的人参产业,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人参之乡”。“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抚松县政法机关围绕社会帮扶、矫正这一环节不放松,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和谐社区构建等方面都起到了突出引领作用。
“我们和‘老陈’就像亲戚一样,一个星期至少走动、联系一次,大事小事都愿意跟他说说。”村民白某口中的“老陈”,是已经退休的抚松县公安局政委陈景利,他现在被抚松县公安局返聘到抚松派出所中心街村警务室。自从警务室成立以来,陈景利几乎天天都到警务室去,就连村民也喜欢有事没事到警务室坐坐。特别是每天傍晚,只要老陈还没下班,村民就会找他唠唠家常。有时,陈景利出去巡逻、检查,村民们也和他一起去。通过这个小小的警务室,警民共建、警民联防的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警务室调解村民矛盾)
村里的松郊中心小学原来非常简陋,住宿学生夜间上厕所都要到室外,不仅不方便而且不安全。每逢冬季,因取暖管道老化,宿舍温度很低,值班老师得搂着最小的孩子睡觉,用体温温暖孩子。陈景利得知这一情况后,给县长写信反映情况,请求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