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愈花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南京整合消化内镜学高峰论坛于年10月26-28日在南京世茂滨江希尔顿酒店会议厅举行。子敬(医院潘新智)受南京医院消化中心缪林主任邀请,荣幸参加学习及会议主持,记录下部分手术操作演示内容,经整理归类后分享如下:
三、ESD
/p>
病例1:男性患者,48岁,因“发现食管静脉瘤2月余”。胃镜示:距门齿20-25cm处可见一大小约5.0X2.5cm的蓝紫色粘膜下隆起,占据2/3管腔,质软,表面光滑。EUS:病灶起源于粘膜下层,大小约5.0X2.5cm,呈中等回声改变,内可见高回声结构。血管CT成像示:未见明显异常。诊断:食管静脉瘤。拟行ESD。演示专家:李锐教授:12:00开始手术,这是食道巨大血管瘤,估计是海棉状血管瘤,属良性肿瘤,年ESD共识意见:良性肿瘤,无转移,有症状,患者有治疗意愿,可以进行治疗。这次选用的是海博刀、、、。12:36,这个环周形的血管瘤长达6cm,切下来了,超声内镜提示来源于粘膜下层的,无血管信号。操作重点是贴着肌层表现上切,刚有点出血,做了止血,整个过程始终尽量保留肌层的完整。切下来象是囊肿,软棉棉的,应该是一个海棉状血管瘤。良性肿瘤的切除指征:以患者为中心,有症状,瘤体增大,患者有要求,术者经验丰富,医患沟通充分。患者有没有症状,有没有治疗意愿都很重要。如果没有经验的基层医生,不建议做。除非患者找外科做,外科不做,反复找你做。
病例2:诊断:食管低度异型增生,拟行ESD。演示专家:(日本)小野裕之教授:12:05开始手术,现在进行放大,先在病灶肛侧进行放大,现在可看到血管扩张,按日本的观点是源自粘膜肌层的病变,有些是上皮的病变,内镜诊断是癌,磷状上皮癌、、、。12:32,现在用的是IT刀进行切开,先切开肛侧,现在有点出血,在止血、、、。12:43,现在在行粘膜下注射,继续用IT刀剥离,小野是IT刀的发明人,他全部手术就用IT刀完成;IT刀行ESD的注意事项:先从肛侧开始切,血管多的时候要慢慢切,镜头模糊了及时退出来擦净,必要时要放根牙线牵引来切。13:01,把充分注射,把刀往旁边一摆,可以切很多的内容、、、。马上到最后部分了、、、。
病例20:男性患者,83岁,主诉“间断进食后呕吐1月余”,胃镜:食管距门齿30cm粘膜结节样不平,表面糜烂,碘染色可见不染区。病理示:食管慢性炎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局灶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EUS:食管壁增厚,以粘膜层增厚为主,粘膜下层、固有肌层清晰完整,壁外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胸部CT平扫+增强:食管中下段管壁增厚。诊断: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拟行ESD。演示专家:王贵齐教授:9:56开始,手术做完了,这个患者长期服阿司匹林,术前要充分评估。
病例27:女性患者,70岁,主诉“发现食管早癌1月余”,胃镜:贲门后壁见一溃疡灶,大小约0.5X0.6cm,表覆白苔,边缘欠规整。病理示:贲门浅表粘膜显著糜烂,腺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伴坏死及炎性渗出,浸润癌不能除外。EUS:病灶处食管壁缺损,深达粘膜层,粘膜及粘膜下层增厚,病变边界清楚,肌层结构清晰,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胸部CT平扫+增强:食管壁未见明显增厚,纵膈、肺门未见肿大淋巴结或肿块。诊断:食管早癌。拟行ESD。演示专家:张晓琦教授:11:11开始,这是ⅡC型病灶,病灶并不大,病灶位置靠近胃底穹窿部,操作可能会有点难,现在注射针眼有点出血,从倒镜开始做,整个过程主要是尽量避免出血的问题,慢慢做吧、、、。
病例26:女性患者,23岁,主诉“上腹部隐痛1月余”,胃镜:贲门下见一隆起型病变,大小约2.0X4.0cm,环2/3,表面光滑,质软。EUS:病灶处可见低回声团块,长条形,向腔内外突出,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起源于固有肌层。上腹部CT平扫+增强:贲门部见结节状影,大小约1.5X1.8cm,增强轻中度强化,腹主动脉周围未见明显增大淋巴结。诊断:贲门下隆起性病变。拟行ESD。演示专家:徐美东教授:10:54开始,这是一位年轻的护士,选用的是海博刀。环贲门2/3周的隆起性病灶,准备用隧道方法,在病灶上方3-5cm建隧道,一定是从食管侧向贲门侧去切,不宜在瘤体表面切,否则易残留。现在打隧道,先去找到瘤体,个人习惯粘膜下注射加美蓝至天蓝色好一点,保持术野清晰,是保障安全的重点。这个病人粘膜下有纤维化,现在接近了胃食管交界处,组织比较松一些了,溯根求源,要先找到来源,根在哪。隧道打到瘤体远侧端的最边缘,就行了,不要再过多的分离了,然后由远端瘤体边缘,靠透明帽顶着贴着瘤体向近侧继续分离,尽量少充气。如果粘膜下渗血,注射一些水,再凝掉,先不要深挖,看到血管就凝,看到疏松的网状结构就直接推切。
11:36,这是环周型病灶,基本分离出来了,长度不少于7cm。贲门的手术注意不要损伤迷走神经。手术结束了。
病例10:男性患者,65岁,主诉:反复上腹部不适1年余。胃镜:胃体高位后壁可见粘膜粗糙发红、糜烂,NBI+ME显示:DL(+),IMSP(+)。病理:胃体粘膜轻度萎缩性炎,伴局灶腺上皮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肠化+,有活动。腹部CT平扫+增强:胃小弯胃壁略增厚。诊断:胃体高级别内瘤变,拟行ESD。演示专家:季峰教授:15:24开始,胃体高后位壁,这个位置操作有些困难,病灶不大,但不象胃窦那样厚可以切深一点也没问题,现在进行环形切开,用的是海博刀,比较硬,不好操作、、、。
病例12:女性患者,53岁,主诉:反复上腹部不适伴嗳气1年余,再发1月。胃镜:胃窦体移行部偏后壁见一约1.0cm大小局限性隆起,表面光滑。EUS:病灶起源于粘膜下层,呈高回声,内部回声均匀,随圆形,截面1.1X2.1cm,周围边界清晰。上腹部增强CT:胃窦部结节,间质瘤?诊断:胃隆起性病变,拟行ESD。演示专家:凌亭生教授:15:45开始,术前EUS怀疑是粘膜下脂肪瘤,拟在粘膜表面做个十字形切,先把粘膜打开看看象什么。现行粘膜下注射,用的是波科的针,偏硬一点、、、。
16:05,打开粘膜是*色组织,象脂肪,不排除异位胰腺,可以肯定是良性的,需要病理确诊。继续贴着肌层把瘤体剥下来,一定要把穿支的血管处理好。现在瘤体切下来了,下一步是处理创面。创面深的地方应该是有个小的穿孔,所以现在不宜注气过多,穿并不用担心,担心的是出血,现在可用钛夹直接封闭这个线型穿孔。
病例15:女性患者,50岁,主诉:反复上腹部不适伴嗳气3月余。胃镜:胃体小弯见一大小约1.2X1.5cm隆起性病变,表面光滑。EUS:病灶起源于固有肌层,截面大小约0.4X1.2cm呈低回声改变,向腔内突出。上腹部增强CT:胃小弯侧异常强化结节,小间质瘤?诊断:胃隆起性病变(间质瘤可能),拟行ESD。演示专家:周平红教授:16:14开始,这是个护士,胃体粘膜下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内镜下随访也是可以的,患者不愿意随访,现在内镜技术成熟,也可以做内镜治疗。我们要尽力做到安全、简捷、快速完成手术。切之前要充分了解病灶的大小,范围,活动度。选用的是I型海博刀,I型刀止血效果不如T型刀。这个病灶比较固定,注射的针眼就是标记点,暴露瘤体,继续粘膜下注射,这里有点出血,来个热止血钳电凝止血,这个病灶是梭型的,应该是个平滑肌瘤,病灶虽小,但确实是起源于固有肌层,比较深。现在换成IT刀贴住瘤体进行剥离,以防穿孔。其实有些瘤体小,小也不一定好做。现在瘤体切下来了,对创面进行止血处理,最后用南京微创的夹子封闭创口,这里创面还有点渗血,可能是透明帽蹭的。打夹子对缝,打夹子属于机械性切割,可能会有点渗血,不要紧。现在利用透明帽把钛夹缝的创面转到6点位,看看还有无出血。因为瘤体小,缝合满意,所以可以不放胃管。我们对所有手术的资料都尽量收藏和保留。
病例23:男性患者,45岁,主诉“反复下腹痛1年”。肠镜:横结肠距肛门65cm见一约4.0X5.0cm的粘膜下隆起病变,表面可见点状糜烂,触之质软,透亮。腹部CT平扫+增强:横结肠内肝曲囊性占位,乙状结肠局部肠壁增厚。诊断:横结肠隆起性病变;乙状结肠息肉。拟行ESD。演示专家:于红刚教授:10:23开始,镜下看象是一个囊肿,可以随访,但病人坚决要求处理病灶,所以术者术前要评估自身能力,有把握才做,不要切穿,切出血了。现在先从口侧端切,再把肛侧端打开,口侧端不好把镜子固定,现在从肛侧端先剥离。继续粘膜下注射,现在换IT刀继续剥离,比较安全一点、、、。
四、ESVD
/p>
病例9:男性患者,主诉“呕血1天余”,门脉CTA示:肝硬化、脾大,门脉高压,脾静脉扩张,腹水、食管中下段、胃底静脉曲张,脾-左肾静脉分流形成。脾动脉上支动脉瘤,脾动脉下支动脉瘤可能。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衰竭、失血性休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拟行ESVD。演示专家:王晓华教授,15:10开始,这个病人是首次内镜治疗,没有做气管插管,是清醒镇痛下操作,有脾肾分流,先上了一个夹子,这里有点出血,再补点胶,计划一周后复查、、、。
病例21:男性患者,60岁,主诉“反复呕血伴黑便5天”,胃镜:食道距门齿18cm处至贲门段可见3条向管腔凸出的串珠样结节状瘤形曲张静脉,表面呈蓝色,无红色征,胃底小弯侧见数条静脉曲张。门脉CTV示:肠系膜下静脉、门静脉主干及门静脉右支血栓形成,伴肝门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食管下段及胃体底部、直肠周围多发侧支血管形成;肝硬化、脾切除术后改变,胆囊结石;结肠、部分小肠壁水肿,膀胱壁增厚。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脾切除术后。拟行ESVD。演示专家:李坪教授,10:02开始,已在胃内血管来源端打了四个点,这是做过脾切除断流术的病人。现在在探胃底有无血管,有无回血,有回血就打胶。刚才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治疗用的聚桂醇2ml+组织胶0.5ml或1.0ml+3.5ml空气。食道曲张静脉准备注射20ml聚桂醇硬化治疗,加有一点美蓝、、、。
五、POEM
/p>
病例17:男性患者,37岁,主诉“吞咽困难5月余”,胃镜示贲门失弛缓。食管测压:LES残余压26.4mmHg,无效吞咽90%,同步收缩10%。诊断:贲门失驰缓症(Ⅱ型),肺脓肿伴肺炎。拟行POEM。操作演示专家:叶丽萍教授,17:11开始,用的是J镜,治疗通道3.2cm,T型海博刀。体位一般为仰卧位,在后壁建隧道,现在隧道口已建好了POEM操作不难,重要是对出血的把控。特别是粘膜层比较容易出血,要贴着肌层进行剥离。有效切开7cm左右,造口在贲门口上方10cm,开的是纵型的切口,进口时可能会难一点,但缝合比较容易。注射液是生理盐水。海博刀是向前推进式剥离,沿着肌层90度前进就不会迷路,出血不用怕,可以用透明帽压迫后再电凝止血。用的爱尔博S,3-2-2模式,电凝40W。遇到血管可以先裸化,然后用热钳电凝掉。继续与肌层呈90度前行。
、、、17:35,环形肌已切开,纵形肌也可以切开,超过2-3mm的血管要用热钳凝断才可靠。在贲门上方7cm开始切开肌层,现在用微创的夹子封闭创口。打夹子的技巧:要DOWN,让夹子垂直创面,同时吸气。操作细节很重要,细节决定成败。术后有些患者可能有反流感觉。
子敬(医院潘新智)-10-26至-11-12日理整,感谢南京医院消化中心缪林主任给予的学习机会,此次学习给子敬印象较深的是画红线部分内容。语音摘录内容不全,谨供各位同仁参考。语音摘录内容可能存在不正确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声明:以上为子敬(医院潘新智)个人学习笔记,如有错记、漏记、记录不完整等情况,纯属于本人问题,与操作者及授课老师无关。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