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能够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news/a_5198240.html肿瘤有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分。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不发生转移,可手术根治,不复发,预后良好。如脂肪瘤、血管瘤、纤维瘤等。恶性肿瘤又称癌,多数生长迅速,可发生转移,除了早期发现以外,一般不宜手术切除,常易复发,根治困难,可致命,预后差。如肝癌、肺癌、肠癌等。
肿瘤治疗的手段目前主要有手术切除、化疗、放射线疗法、介人疗法、中医药治疗等,另外,热疗、冰冻疗法、光化学疗法、生物疗法、基因疗法等也有开展。现阶段采用任何单一的治疗方法都常难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因此,除一些早期肿瘤的特殊类型以外,大多数肿瘤的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其中包括中医药治疗。
目前中医能治疗的肿瘤患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经过以化疗为主的西医综合治疗一段时间后,疗效评价为无效,或由于化疗*副作用较大,患者难以耐受或拒绝进一步化疗的晚期肿瘤;第二类是由于年龄较大、体质差或重要脏器功能受损等原因难以耐受常规剂量的联合化疗和放疗的晚期肿瘤。
经方治癌几乎无痛苦,副作用极小,且成本低廉,患者易于接受。
经方治疗肿瘤的基本思路:第一是调整体质状态,改变肿瘤生存环境;第二是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第三,不着眼肿瘤的大小,而重视生存期的延长,力求达到人癌长期共存。
对应不同个体特征,治疗肿瘤常选用下列经方:
(一)炙甘草汤
癌症晚期出现恶液质或者肿瘤放化疗后体质极度虚弱者。临床以羸瘦、贫血、心律不齐、大便干结难解者最为有效。以食道癌、胃癌、肺癌、血液癌、口腔癌应用较多。肿瘤化疗过程中导致心脏损害者也可以使用。
1.适用本方者大多贫血,无贫血者效果欠佳。
2.本方中有地*、阿胶,剂量过大可能导致食欲下降和腹胀、腹泻。
3.食欲素差、体质柔弱者,用量宜小,可以一剂服用2~3天。
4.服用本方期间,患者宜食用一些动物蛋白,特别是猪蹄、牛筋、鸭翅、鸭爪等含有胶质的食物。
汤某,女,89岁,cm/55kg。年12月6日初诊。
病史:吞咽困难近5个月,1年不到体重下降5kg。胃镜病理诊断为食管黏膜低分化癌,倾向鳞癌。
体征:脉率三五不调,脉率58次/分,舌淡嫩。
处方:炙甘草20g,肉桂5g,桂枝10g,麦冬30g,生晒参10g,阿胶10g,生地*50g,生姜15g,大枣60g,火麻仁10g,*酒5匙入煎,水煎服,2-1服法,10剂。
年7月22日:共服用上方35剂。近半年尚可进食,体力恢复。原方加天冬15g,20剂,1-3服法。另嘱多吃红烧猪蹄、蹄髈、牛筋、糯米粥。
年12月随访:一切安好。
(二)小柴胡汤
肿瘤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者。特点:其发热反复持续,伴有怕冷怕风,其人全身状况较好,体重下降不明显,无贫血,有抑郁倾向。胃癌、肝癌、肺癌、血液系统肿瘤应用较多。
1.本方合五苓散、当归芍药散、半夏厚朴汤、四逆散,用于全身状况较好、无贫血肿瘤患者的体质调理。
2.有怕风、身体疼痛、或有过敏史者,加荆芥15g,防风15g;白细胞低下者,加枸杞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淋巴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以及肿瘤转移出现淋巴结肿大者,加连翘30~60g;消瘦、食欲不振者,加麦冬30g。咳嗽吐*痰、便秘者,加*连5g,全瓜蒌30g。
张某,男,67岁,教师,cm/70kg。年1月9日初诊。
现病史:肺腺癌中期术后。现诉胸痛明显、呻吟不止。医院年12月18日放射诊断:肺癌术后,右肺门影增浓,右肺可疑小结节影及斑片影,结合CT检查;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及轻度胸膜反应。失眠,夜尿频,严重时10~60分钟1次,时有头痛。食欲可。
体征:身体右侧肋下有带状疱疹,腹部无压痛。脉弦滑,舌黯红,舌苔干腻而厚。
处方1:柴胡20g,*芩15g,姜半夏15g,*参15g,生甘草5g,*连5g,全瓜蒌30g,红枣20g,干姜5g,7剂,早晚分服。
处方2:芦根50g,生薏仁50g,冬瓜仁50g,桃仁15g,7剂,煎汤代茶。
年1月23日:药后胸痛减轻,已无呻吟,睡眠好转,夜尿好转至3次,大便微有拉稀。原方20剂,5-2服法。
(三)柴苓汤
肿瘤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泻者。多用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肺癌、肠癌、肝癌、卵巢癌、乳腺癌等。
1.适用本方者,其人面色*或有水斑,或有浮肿或体腔积液;怕风冷,皮肤痒或红疹,身体疼痛;舌暗淡胖大,边有齿痕。
2.怕风冷,皮肤痒,加荆芥20g,防风15g。
3.服药忌生冷饮食。
刘女,56岁,cm/45kg。年8月21日初诊。
病史:恶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年多。年4月服格尼可。实验室检查(年7月31日出院记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PH(+)(B细胞型)。医院年3月14日:骨髓增生活跃;年8月12日生化检查:乳酸脱氢酶U/L(~U/L)。现乏力怕冷,不欲饮,饮水后恶心,易泛酸,无皮肤痒,食欲、睡眠可,大便正常。既往青霉素过敏,胆结石胆囊已切除。
体征:下肢轻度浮肿,舌苔厚,脉弦滑。
处方:柴胡15g,*芩10g,姜半夏15g,*参15g,生甘草5g,桂枝15g,白术20g,茯苓20g,猪苓20g,泽泻20g,干姜5g,红枣20g,15剂,5-2服法。
年10月9日:药后精神改善,食欲好转。腹部振水音不明显,下肢轻度浮肿。原方加生晒参5g,20剂,服法同上。
(四)薯蓣丸
肿瘤患者属以下四种情况者:①恶性肿瘤患者见消瘦者;②肿瘤经过放化疗以后食欲不振者;③多用于肺癌、肠癌、胃癌、多发性骨髓瘤等肿瘤;④高龄老人的肿需要保守治疗者。
1.本方原主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适用的肿瘤患者多见体形消瘦干枯,贫血貌;脉细弱,舌淡嫩;容易感冒,容易咳嗽吐痰,多伴有低热;食欲不振,大便易不成形者。多见于高龄老人、肿瘤手术化疗以后、胃切除后、肺功能低下、大出血以后、极度营养不良者。
2.薯蓣丸可作为肿瘤患者的常规调理方。本方能增加食欲,改善贫血,升高白细胞,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如果化疗期间服用可减轻化疗的副反应。
3.本方需要久服方能取效。一般以3个月为1个疗程。每天服用10g。餐后服。也可按原书剂量做成蜜丸或膏滋药长时间服用。
李某,女,79岁。cm/37kg。年7月9日初诊。
病史:患者因结肠癌于年3月31日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体重下降明显,声音嘶哑,口腔于燥,咳嗽,痰黏难咯,行走无力,头晕,怕冷,饮食不进。
体征:体瘦,面容憔悴,眼窝凹陷,皮肤薄,肌肉少,面色红,精神可,舌光苔少,脉空弦。
处方:生晒参10g,茯苓10g,生甘草5g,当归10g,白芍10g,生地15g,柴胡15g,防风15g,杏仁15g,桔梗10g,神曲16g,豆卷10g,干姜10g,山药30g,红枣30g,麦冬20g,肉桂10g,阿胶10g,7剂,一剂药分5天服用。
年3月30日:服药2年自我感觉挺好,食欲尚好,体重近来增加,目前41kg。续服薯蓣汤,一剂分3天温服。
年9月12日:自年改服薯蓣丸,至今每天晨起5g温水送服。思维清晰,言词清楚,日常活动正常,常写小文、短诗,喜欢摄影。现在体重45kg。因口腔干燥,除服用薯蓣丸外,另每天用麦门冬一撮,泡茶或煮汤。
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