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概述:正常足月儿37周≤胎龄<42周,g≤体重≤g。
分类
(1)根据胎龄分类: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
(2)根据出生体重分类:正常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g极低出生体重儿,<g超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
(3)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适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小于胎龄儿(第10百分位以下)、大于胎龄儿(第90百分位以上)。
胎龄已足月,但体重<g的新生儿称为足月小样儿,多由于宫内发育迟缓引起。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对比
正常新生儿
早产儿
哭声
响亮
低弱
肌张力
良好
低下
皮肤
红润、皮下脂肪丰满
红嫩、皮下脂肪少
毛发
毳毛少、头发分条清楚
毳毛多、头发细而乱
耳壳
软骨发育良好,耳舟成形
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
指、趾甲
达到或超过指、趾端
未达指、趾端
乳腺
乳晕清楚、结节>4mm
乳晕不清、无结节
或结节<4mm
跖纹
整个足底遍及足纹
足底纹少
外生
殖器
男婴睾丸已降至阴囊
女婴大阴唇盖小阴唇
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全降
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
排泄:生后12~24小时排胎粪,24~48小时排尿。
新生儿生后护理:首先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暖占首位。
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下降不超过自身体重的10%,10天左右恢复。
(2)生理性*疸
(3)乳腺肿大:男女足月儿生后3~5天乳腺可触到如蚕豆或鸽卵大小的结节,2~3周消退,母体的雌激素突然消失所致。
(4)假月经:部分女婴生后5~7天阴道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持续1~3天后停止,母体的雌激素突然消失所致。
(5)马牙:口腔上腭中线和齿龈切缘上。
以上均不需处理,注意观察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1)呼吸系统: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呼吸浅快不规则,甚至有呼吸暂停。
(2)护理措施①保暖:体重低于g置温箱内,根据出生体重、日龄及体温选择适中温度。待体重增至g以上可出温箱。(早产儿预防接种应在体重超过g及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时进行)。②合理喂养:生后2~4小时试喂5%~10%葡萄糖水2ml/kg,无异常给予喂乳。③早产儿低体温的原因:早产儿体温中枢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容易散热,加之棕色脂肪少,无寒战反应,产热不足,保暖性能差,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④预防出血:早产儿出生后应肌注维生素K10.5~1mg,连用3天。⑤维持有效呼吸:低氧血症时给予间歇低流量吸氧,症状改善后立即停用,预防发生视网膜病变。
Apgar评分:包括五项指标,每项0~2分,满分10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青紫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苍白窒息);评分越低,程度越严重。分别于生后1分钟、5分钟和10分钟进行;生后5分钟(<3分)及10分钟评分有助于判断复苏效果及预后。
体征
评分标准
0
1
2
皮肤颜色
青紫或苍白
躯干红,四肢青紫
全身红
心率(次/分)
无
<
>
弹足底或插鼻管反应
无反应
有些动作,如皱眉
哭,喷嚏
肌张力
松弛
四肢略屈曲
四肢能活动
呼吸
无
慢,不规则
正常,哭声响
护理措施:
复苏按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增加通气)C(维持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E(评估)进行。其中A、B、C最重要,其中A是根本,B是关键,E是贯穿于整个复苏的过程。
C维持正常循环(胸外心脏按压):①患儿仰卧于硬垫上;②颈部轻度仰伸;③用拇指法或双指法按压患儿胸骨下1/3处,胸廓下陷深度1~2cm;④频率为次/分;⑤按压与通气比为3:1。
D药物治疗:
①刺激心跳用肾上腺素脐静脉注射;
②纠正酸中*用5%碳酸氢钠自脐静脉缓慢注入;
③扩容用全血、生理盐水、白蛋白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1)概述:脑损伤部位与胎龄有关,足月儿主要累及脑皮质、失状窦旁区,早产儿则见脑室周围白质区。围生期窒息是主要病因。
(2)临床表现:意识和肌张力变化。
轻度:肌张力正常,呼吸平稳,不出现惊厥。
中度:瞳孔缩小。
重度:双侧瞳孔不等大。
(3)辅助检查:生后2~5天CT扫描有助于了解水肿范围、颅内出血类型、判断预后。
(4)护理措施:亚低温疗法是采用人工诱导方法使体温下降2~4℃,减少脑组织的基础代谢,保护神经细胞,仅适用于足月儿。
降温(35.5℃)、维持(35.5℃)、复温(宜慢,时间﹥5小时,保证体温上升速度不高于0.5℃/小时,避免快速复温引起低血压)、监测(动态心电监测、肛温监测、SaO2监测、呼吸监测、每小时监测血压)。
新生儿颅内出血:
(1)病因:①缺氧早产儿多久②产伤足月儿多见
(2)临床表现:前囟隆起、脑性尖叫、惊厥、角弓反张等。
瞳孔:两侧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3)辅助检查:脑脊液急性期呈均匀血性和有皱缩红细胞,头颅CT和B超
(4)治疗:控制新生儿惊厥首选苯巴比妥,肝功不全者改用苯妥英钠,顽固性抽搐者加用地西泮或水合氯醛。降低颅内高压首选用呋塞米,
(5)护理措施:保持安静,侧卧位,头肩部抬高15°~30°。头部始终处于正中位,避免压迫颈动脉。
(6)如有后遗症,尽早进行功能训练和智能开发,减轻脑损伤影响;鼓励坚持治疗和定期随访,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新生儿*疸
(1)病因:①胆红素生成过多;②肝处理胆红素能力差;③胆汁排泄障碍(胆道阻塞大便陶土色,也称灰白色便)。
(2)分类
生理性*疸:
足月儿7~14天自然消退;
早产儿3~4周消退。
病理性*疸:
①*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新生儿溶血引起者多见,最常见母亲O型,婴儿A或B型,治疗主要是换血疗法)。
②*疸程度重,血清总胆红素足月儿>μmol/L,早产儿>μmol/L,或每日上升>85μmol/L;
③*疸持久不退;
④*疸退而复现;
⑤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
胆红素脑病(核*疸):血清胆红素>μmol/L,警告期表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
(3)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①提早喂养可刺激肠蠕动,有利于排粪;
②口服葡萄糖水;
③按医嘱输血浆和白蛋白有助于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
2)光照疗法:
①未结合胆红素(脂溶性)转变为结合胆红素(水溶性),随胆汁、尿液排出体外。
②患儿需戴黑色护眼罩,以防视网膜损害,除会阴、肛门部用长条尿布遮盖外,其余均裸体入箱。
③副作用:发热、皮疹、绿色稀薄大便和青铜症。
3)母乳性*疸:可暂停喂母乳1~4天,或改为隔次母乳喂养,*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4)其他:G-6-PD缺陷者,应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避免使用磺胺等诱发溶血的药物。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1)病因: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早产儿多发,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2)临床表现:出生后2~6小时出现呼吸窘迫,并进行性加重,是本病的特点。
(3)辅助检查:X线:①两肺呈毛玻璃样改变②支气管充气征③白肺
(4)治疗:纠正缺氧,对症处理。
(5)护理措施:持续气道正压给氧(CPAP),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可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两大类
一、吸入性肺炎
分为羊水吸入性肺炎、乳汁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性肺炎(病死率最高)
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X线显示两侧肺纹理增粗伴有肺气肿。
二、感染性肺炎
宫内感染病*以巨细胞病*多见,细菌以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多见。
宫内感染的患儿出生时常有窒息史,症状出现较早,多在12~24小时之内发生。
链球菌性肺炎选用青霉素,大肠杆菌肺炎可选用阿米卡星,金葡菌肺炎选用头孢菌素,衣原体或支原体肺炎,可选用红霉素。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并生长、繁殖、产生*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
(1)概述:我国主要为葡萄球菌。
(2)主要感染途径:脐部
(3)辅助检查:血培养可明确诊断,血常规白细胞升高可见中*颗粒和核左移
(4)临床表现:精神萎靡,不吃、不哭、不动;脐部(还可能是脐炎)或皮肤等部位有感染灶。
(5)并发症:最易并发化脓性脑膜炎。
(6)治疗: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好转应继续治疗5-7日;血培养阳性,疗程至少需10-14日;有并发症者需治疗3周以上。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冷伤,亦称硬肿症,由受寒、早产引起,以低体温、皮肤硬肿和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
(1)低体温的原因:新生儿寒冷时产热的主要物质棕色脂肪少,尤其早产儿。
(2)临床表现:①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为本病的主要特点。
②低体温为首发症状。皮肤发凉、发硬,按之如硬橡皮样,呈暗红或青紫色,伴水肿者指压有凹陷。
③硬肿发生顺序是: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常呈对称性。
④根据体温和硬肿范围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20%(体温≥35℃),中度20%~50%(体温<35℃),重度>50%(体温<30℃)
(3)护理措施
①复温:原则为逐渐复温。
轻度:6~12小时恢复正常体温。
重度:箱温最高不超过34℃,12~24小时使体温恢复正常。
②补液:供给的热量和液体需加温至35℃左右。
如果你也想加入初级护师百日作战计划那很简单你只要是年初级护师考试的同学长按下方